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极越汽车危机一周 售后服务远景成忧

2024-12-18 17:47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与传统燃油车型对应,今天的新能源(纯电)车型,与智能网联人机交互技术已经深度绑定。“车”的部分,是三电系统,除了电池,其他部分维修更换的可能性不会太大。但是,对于一款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部分而言,售后服务解决方案,绝不仅仅是“更换几个零件”这么简单的解决方案了。据了解,包括OTA技术、智慧座舱系统、辅助驾驶、远程操控等诸多功能,其背后都离不开软件维护和运营。

反观上述《办法》,仅有对零配件供应服务的保障约束条款,并无软件系统以及相关售后服务配套措施的相关内容。

“汽车企业退市后,如果智能网联汽车使用体验面临功能缺失,将会对消费者用车造成包括车辆安全性能下降、使用体验受损、车辆价值降低、维修成本增加等多方面影响。”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通常配备有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和安全预警功能,这些功能在退市后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可能会导致车辆的安全性能下降,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王鹏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相关功能如果因退市而失效,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影响到车辆的基本使用功能。另外,智能网联汽车通常涉及大量的用户数据和隐私信息,如果退市后厂家无法继续提供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能会面临泄露的风险。

呼吁出台智能车型售后法规

12月16日,夏一平再发长文表示,目前极越工程师正在开发离线版系统,确保哪怕最坏的情况发生,也能让车主们能离线使用车辆智能AI伙伴SIMO。

为何在吉利和百度明确表示介入产品售后服务保障后,极越汽车依然为“最坏情况”做打算?这是否为未来车辆售后服务缺失提前做铺垫?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