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针对二手车交易合同中,由于条款简单、描述不明确等导致的合同纠纷,任雪峰建议可结合北京市二手车流通特点,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二手车销售合同示范文本》基础上制定《北京市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针对不同交易主体细分市场版和经纪版文本,结合实践中多发纠纷对车辆转移登记手续、违约责任等内容作更详细约定。
此外,“司法机关应加强裁判指引功能。”任雪峰建议,人民法院可发布二手车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典型案例,通过制作白皮书、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有关欺诈行为惩处、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的宣传,为二手车流通领域个人权益保护提供法律指引,提高消费者维权的可操作性。
信息可查车况透明
除顶层立法外,在二手车流通操作中,车辆维修与保养记录可以真实反映出车辆的性能状况,为车辆进入二次流通环节的准确报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但由于目前行业数据公开共享度不够,4S店、保险公司、车管所等掌握车辆信息的机构不对车主以外人员开放信息查询,二手车经销商和消费者在交易环节缺乏公开可查询车况途径。
2021年2月,商务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经验做法的通知》中提出,要推动二手车信息开放共享,各地可先行先试,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二手车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运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鼓励有关机构和行业组织向二手车市场相关方提供保险理赔、维修保养等车况信息查询服务,推进二手车信息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