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里,几乎所有有能力的车企都在提及一件事,加速出海。已有海外业务的奇瑞,即将在欧洲建厂,墨西哥已经被比亚迪、江淮等陆续站稳,比亚迪甚至在泰国打起了价格战,主力车型价格下调20%,得到了4月的快速增长。向海外冲,海外没有高烈度的价格战,这是一种共识。对比而来则是,国内的价格战,打到了瓶颈。写在最后:
所以,大量的猜测,其实可以停下了。继续以2023-2024年5月的幅度来打价格战,如今并没有几家车企做得到。随着子弹慢慢打空,头部车企开始陆续收缩过剩的业务范围,保证自己较长期应对市场变化的竞争力。且,头部车企每家都带有示范效应。
特斯拉的收缩,也是整个纯电动市场的缩影,目前的意义是,除了超充不要乱砍之外,其他可以动;
理想的收缩,意义是预期增量空间有限的保守化,所以,即便是刚刚由负转正的华为问界,也要开始考虑接下来的市场进展。
广汽本田的收缩,并不是合资品牌的孤案,而是同质化的普世行为,只不过幅度有所不同。面对更好的需求,注重盈利的合资车企,如今并不准备快速扩张,而是寻求一场平稳的收割和过度。
简言之,随着头部企业的陆续收兵,价格战短时间无力高烈度继续。而至于偏小众的品牌,以及二三线品牌能否带起新变量,比如15万的小鹏MONA。看着这家企业,当前的影响力逐渐走低,陷入越降越卖不动的循环,观望的情绪,其实不言自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