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被降价搞的很麻木了,然后现在又出了一个新状况,就怕别的品牌出新车。”对北京华熙Live的一家新势力直营店店长张闻来说,今年的金九银十在9月第一和第二周表现都相当不错。但,从眼前的第3周开始,一切却又发生了很多变化。
已经过去的9月上半月,新能源主流企业基本都取得了金九银十的开门红,比亚迪在2周就卖出了近10万台新车,单月销量20万台基本板上钉钉。其余的车企们,埃安2周卖出2.3万台,理想2周卖出超过1.5万台,蔚来近9千台,再包括长安、哪吒、吉利、深蓝等等,2周的销量都能达到6000台以上。在电动车果断调整了价格的大众,更是用2周的时间里就卖了1万台ID.电动车。
但,9月第3周的销量数据显然释放了更多信号。ModelY的周成交量下滑近2000台,下滑幅度19%;轿车板块的海豚、海豚、AIONS、五菱缤果、长安Lumin销量都比第二周有下滑。以及,大众ID.3在9月第三周销量榜单中掉出了Top10,而企业的反应动作也有,就是在9月11日时,限时优惠3.7万元的政策再出,7月时12.59万元引发高销量的价格,重新出现。电车/燃油的定价体系崩了,但没全崩
2023年的四分之三即将过完,之中高频的掺杂着降价二字。但随着不断的降价,让新能源和燃油车原本的定价体系崩溃。典型的案例比如,同为中大型SUV,只看指导价,大众旗下的ID.6比途昂低4-8万,别克旗下的E5比燃油的昂科旗便宜8-9万。典型案例还出现在BBA的纯电动身上,终端降价10万以上,纯电动同级别的宝马i3、奔驰EQE,这都要比燃油的宝马3系、奔驰E级更便宜。
而且随着定价体系的一步步崩裂,时间过去半年之后在保利润还是抢销量这个问题上,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不敢去降价,因为降下去容易,但升回来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