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皇冠是汽车工业,其与政策的绑定最深,受政策变化的影响也最大。比如,一个购置税减半就能促进几百万人去买车,再比如一个禁止某类排放,就能瞬间将几家车企从地球上抹去,就像日本车当年在美国超过本土品牌快速上位。
而政策对汽车产业造成的影响一般分成3种,第一种是倡议型,鼓励去做某些事,整体积极不过影响不大,第二种是直接型,发布之后就能快速改变市场,此类政策是大家最常见,感知最多的,诸如购置税、电池补贴这种消费相关的。而第三种,是会带起蝴蝶效应的,它的显现周期可能几年,也可能是十几年,不过一旦显现,就是市场格局的变化。
这种案例也很好找,眼前新能源汽车稳稳的在很多方面居于全球领跑的位置,就是因为在10多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落地,并持续执行,完成从政策指引到市场化的改变。
而这种趋势,如今又有了新一轮的显现,关于本周制造业外资准入放开的延续新政,以及扩大股比放开的延续新政。全球的汽车产业,有望体验一下,如今中国车市所经历的新能源价格战、降价潮,这条从无到有的新事物必经之路。政策刷新之下,对欧美汽车工业产生虹吸
政策刷新,关于“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核心关键词是2个,一是全面,二是取消。
2个关键词背后,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现,也是制造业发展的自身需要”。制造业的进步肉眼可见,如今不惧竞争,良性竞争与合作能带动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政策宣布,眼前尚无海外公司快速明确对此进行回应。但,这并不意味着此举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吸引力不足,反而是事情越大,考虑越多。
没有声音,但有行为,从汽车产业的角度上看,此举如今已经是对美国新能源车产业产生明显虹吸,对欧洲汽车产业产生一定虹吸。
对于美国汽车工业,与政策发布时间点十分契合的两件事,分别关于比尔·福特的公开发言,以及特斯拉美国最直接对手Fisker的正式入华。福特汽车公司执行主席比尔·福特的公开发言核心内容为,电动皮卡之所以在美国市场进步不如预期,在于非市场化的影响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