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浙江车企竞速“出海” 新能源汽车产业调查( 上)

2023-09-04 09:06 来源: 杭州网

这些年,他们稳扎稳打,已在欧洲6国开出10余家线下体验店。仅靠领克01插电混动版这一款车型,目前欧洲订阅会员就已突破20万。

全球市场多点开花,也拉动浙江外贸表现。以宁波海关数据为例,今年1月至7月,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超3.7万辆,货值达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7%和108.5%。

此外,数据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均价提升明显,已从2020年的每辆1.4万美元涨至如今的2.4万美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中国汽车出口依赖低端市场、低价路线的不利局面。”崔东树认为,伴随规模优势提升、产品性能优化等,接下来会有更多汽车品牌“走出去”。

但究竟是旗开得胜,还是折戟沉沙,取决于这些企业能否克服“出海”路上一系列不确定性。

前景可期,但并非坦途

同处中国,不同省份都有不同政策、投资环境、消费群体,更何况是不同国家。新能源汽车“出海”,时刻面临复杂挑战。

“对于新兴企业,第一道关卡就是成本压力。”毛宇欣告诉记者,零跑预想的首站原本是欧洲,首选车型是C11。但欧洲人消费观念相对实际,SUV车型有市场需求,却不多。更重要的是,汽车是大宗商品,入欧前必须经过一系列合规认证,包括安全性能、网络环境等,再加上购买数据服务器等花费,前期就需投入两亿元左右,“如果采用直营模式,在巴黎这样的大城市开家像样的体验店,一年租金可能都要100万欧元。”

如此算来,尽管一辆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售价约为中国的1.5到2倍,但扣除成本、运费、关税等后,利润并不高。

采访中,多位车企海外市场负责人表示,除了领克这样开发时就做到车型结构覆盖全球市场法规的,目前大多数中国车企对“出海”,特别是对进入欧美市场,还抱着“战略上积极、战术上谨慎”的态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