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琴岛观澜丨青岛汽车产业全域突围,构建多点开花汽车产业新格局

2025-09-26 10:31 来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奇瑞汽车从落地青岛之初就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主要发力方向。2024年,其生产新能源汽车9.27万辆,占全市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成为青岛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2025年1至2月份,奇瑞青岛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4869辆,同比增长321%;上半年生产新能源汽车2.18万辆,增长4.4%,占比其总产量的51.6%。

一汽解放自2021年便发力新能源板块。2021年12月,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投产,2024年新能源车型产量达到0.87万辆。正在建设中的一汽解放微型商用车项目计划改造原海隆汽车城工厂现有厂房,规划年产微型卡车10万台,且燃油和新能源车型可实现共线生产。

莱西市北京汽车制造厂也在加快新能源车型研发和生产,重点发展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西海岸新区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也在积极规划新能源车型导入计划。

技术突围:

轻量化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

“减重增效”的新技术、新材料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青岛汽车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一汽解放JH6升级版新车通过运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22项创新技术,实现了车身降重400公斤。这背后是一批本地配套企业的技术支撑。

青岛宇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已成为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客户的一级供应商,研发生产的汽车轻量化产品达100余种。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作为研发投入,其院士团队研发的轻合金新材料填补国际空白。

青岛林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则专注于驾驶室外饰件、铝合金精密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已为一汽解放JH6系列高端车型建立专属轻量化部件配套体系。公司未来将重点放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计划三年投入研发经费1000万元。

挑战与未来:

向“上”向“新”之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