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解放同样表现稳健,2025年上半年生产整车7.22万辆,实现产值238.49亿元,同比增长9.22%。其JH6升级版新车通过智能化、轻量化等技术创新实现了产品全面升级,车身降重达400公斤。
尽管目前一汽-大众是即墨唯一没有新能源车型生产的整车企业,但其华东基地在2025年5月迎来了第150万台整车下线的重要节点。基地正全力推进新车型改造项目,对宝来车型进行智能化升级,新车型计划2025年年底前上市。
配套攻坚:
全市产业链协同发展
汽车产业规模大、链条长,配套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的产业竞争力。青岛正在全市范围内构建协同发展的汽车产业链体系。
即墨区坚持“龙头牵引”,依托四大整车项目推动以商招商,持续扩大产能。眼下,即墨区已集聚各类汽车零部件企业400余家。即墨区提出,2025年要支持智能网联核心部件生产扩量,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同时着力引进“三电”核心配套。
城阳区以青特集团为代表,在商用车车桥、零部件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莱西市围绕北汽制造青岛基地,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西海岸新区则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汽车电子、智能网联等配套产业。
奇瑞汽车的落户投产产生了显著的辐射效应。龙泉街道共富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应时而生”,规划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引入汽车零部件等智能化制造生产线。去年10月,勤诺信配件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销售、研发。2025年即将开工的云路新能源研发中心项目占地47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新能源主驱电机定子铁心的生产。
新能源转型:
全市发力抢占新赛道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是青岛汽车产业突围的“关键变量”。全市各区域都在加速新能源转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