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的上亿用户消费数据,成为V17产品定义的指南针。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年龄、收入群体的购车偏好,团队发现:下沉市场用户最在意空间大、价格低、续航够,对智能驾驶等功能需求较低。这直接决定了V17的核心参数——4.5米车长、1万美元以下定价、增程动力。传统车企靠经验拍脑袋,我们靠数据做决策。俞洁瑾解释,天猫的算法能精准锁定1000万潜在车主,形成精准的客户画像,后续投放转化率比传统广撒网模式提升3倍以上。
山子有谦与天猫的合作,还颠覆了传统4S店模式:在销售端,用户在天猫下单后,可通过支付宝选择月付千元左右的分期方案,无需首付即可提车,降低购车门槛。在交付端:采用仓交一体模式,利用天猫全国2500家旗舰店作为体验点,通过几十个地区中心仓完成交付,省去线下门店建设成本。
售后端:复用天猫现有售后网络,用户可在线预约维修、购买改装配件,实现买车-用车-升级的全链路服务。“传统车企卖车,30%成本花在渠道;我们与天猫合作,这部分成本能省下来让利给用户。”朱人杰算了一笔账,这种模式可让V17的终端价格再降5%-8%。
目前,V17样车已完成外观与内饰展示,动力总成和底盘正处于开发阶段。按照计划,2025-2026年将完成供应链定点和模具开发、产线改造与测试认证,2026年下半年正式量产。
“它可能不智能、不花哨,但一定是能让6亿月收入较低人群买得起、用得放心的车。”朱人杰强调,V17的意义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对汽车该为谁造的重新定义——不是为了炫耀技术,而是为了满足最朴素的出行需求。
从“第一辆车”到生态构建山子有谦的蓝图不止于V17。朱人杰透露,团队正规划全产品线,向上将推出带智能驾驶的升级车型,向下探索A00级入门市场,形成高、中、低全覆盖的产品矩阵。
2026年,V17的量产将是这场挑战的首次答卷。对朱人杰和他的团队而言,这或许不是最炫目的产品,但一定是最贴近初心的尝试——让汽车真正回归为人服务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