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电池迈入“脱保期”,更换成本接近“半辆车”
新能源汽车如何跨过“八年之痒”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芬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再度走出“超预期”行情。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简称“乘联会”)最新数据,12月国内新能源车型零售预计可达140万辆。依此测算,今年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有望达到1100万辆,同比增长42.2%,且渗透率(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连续6个月超过50%。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走高,动力电池的售后问题浮出水面。今年以来,我国第一批新能源车8年电池质保陆续到期,不少车主发现,新能源车一旦“脱保”,更换原厂电池费用最高达到20多万元,价格甚至超过车辆本身的残值。对于意欲“再下一城”的新能源车企而言,破解售后痛点、实现“车电同寿”已经迫在眉睫。
“续命”的代价:一块电池接近“半辆车”
根据工信部规定,自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为电池、电机等核心关键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服务。8年已过,第一批新能源车主正面临“脱保”困扰。
南京满电出发销售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已有两年多,负责人李峥透露,目前公司接触到的“最老”新能源二手车为2018年出厂,“虽然暂时没有遇到‘脱保车’,但车主对此的关注度很高。”
此前,浙江一位电动车车主晒出一份22万元的电池更换报价单,引发网络热议。该报价分别由锂离子电池、高电压蓄电池、高电压车载系统调试、工时费等项目构成,总计金额为226143.35元,其中仅锂离子电池一项就占222073.25元,费用超过车辆本身的残值。
2019年,南京市民杨先生购买了某品牌新能源汽车,总计花费20万元出头。前段时间,他将车子送到4S店保养,特意询问了下电池更换费用,“工作人员报价8万元,如果车辆过了质保期,真要自费更换电池,多少还是心疼的,到时还不如直接换辆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