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车
若说碳中和战略的发展,使得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技术不再仅仅是一个过渡性的产品方案,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系统这套“以电为主”的插混技术带火中国市场后,则让“强电弱油”的插混方案成为中国混动技术领域的主流,也让插电混动技术的高能效之争席卷市场。在每年的中国汽车动力技术大会上,热效率都是与会各方热议的话题。但在第九届中国汽车动力技术大会上,技术的风向似乎出现了新变化:动力域智能化、软件定义动力、智能动力创新等词眼,频频出现在技术大咖们的报告中。
12月20日,由汽车与运动杂志社主办、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协办的第九届中国汽车动力技术大会在天津召开。在为期一天的会议日程中,来自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Aurobay极光湾、一汽红旗、北汽、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东风汽车、阿维塔等十几家企业研发高管和来自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的专家,为与会嘉宾呈现了11篇干货满满的技术及行业趋势报告。
动力域的智能化成关注重点
高效化、集成化、专用化、平台化,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领域公认的发展趋势,近几年随着插混市场的发展,也在业内掀起了一轮以高热效率混动和增程专用发动机、多挡混动专用变速箱为主的平台化产品创新潮流。而随着竞争的深入,动力域的智能控制开始成为各大车企技术攻关的重点。
20日上午的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主持,会议的主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思路及趋势”。除了各自最新插混技术动态,受邀嘉宾也分享了在动力域智能化的技术进展和思考。
来自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双模平台架构设计中心DM平台专家鲁超,重点介绍了比亚迪最新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第五代DM平台技术。“第五代DM技术创新了三大架构实现极致追求。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追求的是极致能耗、极致体验。全混域整车热管理架构,追求的是极致控制和全温域的热管理。同时智电融合的电子电器架构,在动力域、座舱域和智驾域都实现了高效的融合。”鲁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