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中德汽车工业完成捆绑,日系车会开始面对最艰难局面?

2024-04-20 19:02 来源: 卡卡爱汽车

以上几个类别,日系尚可,甚至小幅度超预期,韩系不停,法系结局不明。而相比上述几家,其实美系面对的压力会明显更大。毕竟,和中国相关企业以战略方式进行合作,会在很多领域造成影响,所以直接造成的后果也就是,其发挥空间十分有限。

目前在中国市场的美系品牌,特斯拉、上汽通用、福特及林肯、Jeep。呈现的业态分别是,特斯拉虽然近期遭遇销售压力开始裁员,但其在很多角度仍是技术标杆,也整体呈现出对中国市场高预期的态度和行为。上汽通用,尽管新车在不断推出,不过本田并未使用与其共同开发的奥特能平台,其实也侧面说明了技术力在中国的竞争力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另外,整个上汽通用的研发中心还主要在通用泛亚手中,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接轨中国新消费需求,但本质上还是按照此前的节奏来走,因此进展相对有限。再者,是福特与林肯,按其近期的官宣规划,利用自身目前手握的油电混动做插混是一条主线。写在最后:

其实,通过分析几家车企的新一轮规划与动作,结论很清楚,面对中国市场,全球车企的分歧是存在的。已经不止是销量和利润的挖掘空间,也是企业自身技术进展、迎合新趋势的最佳土壤。但,多数企业是在调整的同时,也有不少企业的思路还是基本保持了10年前的逻辑,即用自己在全球的开发、储备等,慢慢迎合中国市场。

结果虽不可知,但趋势不言而喻。

而接下来可以期待的,自然是德系车把价格打下来,续航配置做上去,比如大众CMP平台很可能酝酿出价格10万元、朗逸尺寸的插混新车,和比亚迪、长安等把价格基本打平。但能预计的也是,节奏太慢或者不想变化的车企,被打疼之后醒悟,或者归于沉寂。

上一页 1 ... 5 6 7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