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新能源车的废旧电池去哪儿了?人民日报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2024-04-16 15:00 来源: 人民资讯

进入新领域,形成增长点,并非易事。“回收渠道稳定与否,影响回收企业的成本,决定企业后续再利用环节的业务规模,这是第三方回收处理机构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回收利用分会理事长张宇平介绍。

实际上,可供回收的不仅包括退役动力电池,还有电池生产过程中未被加工成电芯的废料。记者调研发现,目前,废料回收市场规模同样不小。

在距离格林美荆门园区不远的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电池厂,一批批全新的锂电池产品正有序下线。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制造头部企业之一。亿纬动力电池厂正是由该企业投资建设,如今已发展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近百家企业集聚形成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

格林美荆门园区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中心负责人黄冬波说,公司与亿纬锂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向回收亿纬动力的废料,将其处理成原材料后再返还给电池厂。这种回收模式被称作“废料换原料”。

目前,格林美与国内外750多家整车厂和电池厂等产业链企业建立了定向回收合作关系,布局了包括武汉园区、荆门园区在内的5个大型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中心和100多个回收服务网点。

格林美的网点,构成一张巨大网络的一部分——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我国已建成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1万多个。去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22.5万吨。

利用——梯次利用、再生利用“两条腿”走路

回收只是第一步。退役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之路才刚刚开始。

在格林美武汉园区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工厂,检测容量较高的电池被送上工作台。机械手臂挥舞摆动,将电池包拆解为模组、电芯,再由自动搬运小车运送至加工生产线。工作人员说,这批电芯将被重新组合,制作成家用储能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