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从一辆新能源车看产业升级与变革

2024-04-15 06:20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沿着智能化之路向前眺望,新能源车企近几年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比如,小鹏发布了自研人形机器人PX5,小米发布了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比亚迪成了上海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智元机器人”的投资人。

目光长远的埃隆·马斯克将特斯拉定义为最大的机器人——一种装有轮子的机器人,在他看来,未来特斯拉的长期价值将大部分体现在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上。其背后的逻辑是,新能源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两者看似差别较大,其实技术是相通的。

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研究员闫维新表示,在硬件层面,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算力芯片、控制板、高性能电池、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多种传感器都可“平移”到人形机器人身上;在软件层面,基于智能汽车发展的目标识别、感知算法等也能在人形机器人身上得以应用。

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70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领先“身位”,有助于让我国在下一场产业竞争中保持优势。

欧美汽车保有量达每千人600-700辆,我国刚刚越过每千人200辆的关口,市场增长空间巨大。余卓平说,智能网联汽车将产生大量数据,而数据是信息时代的燃料。当新能源汽车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是否会催生一批数据掘金企业?会不会从中产生新的行业类型?一切皆有可能。

上一页 1 2 3 4 5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