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仍然是我们要重点关注和突破的卡点,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技术的颠覆式突破能够快速解决两个矛盾,带来行业的真正转型,但这也需要全行业、全产业链联合攻关。一汽解放作为车企的典型代表,愿意以车为载体、为牵引,为关键卡点技术攻关提供平台和资源,与业界伙伴共同渡过技术寒冬,拥抱转型的春天。”王建宇说道。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同样在新能源方面持续发力。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新事业总监黄绍军介绍,在技术端,东风商用车围绕用户场景及低能耗、低自重、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高效率等用户核心需求,开展整车控制、轻量化、高压快充、集成热管理等技术的迭代,实现整车能耗降低15%,补能效率提升50%,低温续航衰减降低20%等效果,商品特性行业领先。同时,通过集团协同,快速推进电池、电驱、电控等五大核心总成自主产业化布局。
有着20余年甲醇汽车开发和应用实践的吉利则始终认为,甲醇是实现 “双碳”目标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减污降碳、节能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作用。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卡产品工程院副院长苏茂辉介绍,甲醇是液态的电,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将甲醇与电动化技术结合,能够各取所长,最大限度地发挥甲醇的储能优势和电动化的高效优势。远程打造的醇氢电动重卡,既有电动车的绿色低碳和低成本优势,又有与燃油车相当的续航里程和补能效率,解决了当前电动重卡续航不够,无法应用于干线运输场景的问题。
苏茂辉预测,“如果整个行业每年大概有10%的商用车运行甲醇汽车,可以直接产生超过300亿元的产值,要不了几年的发展,整个绿色生态万亿的价值链可以快速形成。”
需多方协同发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我国商用车行业在如何实现 “双碳”上已有了一些实践,但由于新能源商用车仅有11%的渗透率,远低于乘用车35%的渗透率,商用车减碳压力仍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