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汽飞凡汽车总部公关负责人致电《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称:“我们通过查询车辆后台数据了解到,车辆本身没有任何故障。洗车店在洗车时没有下电锁车,车辆属于待机状态,这是洗车店操作失误。在自动洗车时肯定要锁车,这是常识,用车手册上面写得非常清楚。在没有锁车的情况下洗车,水枪有可能冲到门把手上的开门按钮,系统接收到开门信号,导致车门打开。考虑到车主损失比较大,虽然不是我们的责任,但是可以在车辆维修过程中减免一定的维修费用。”
上汽飞凡汽车4S店薛经理表示:“厂家愿意进行人道主义补偿2000元,高先生不同意。”
四川省消委会消费咨询专家、汽车智能化设备工程师陈永强表示,汽车自动开门是靠轻微的压力,是靠手的一种点状式接触,碰震后被认为有开门请求。自动洗车时,一个水柱形成了点状压力,正好冲到锁的感应位置上,电脑认为有开门请求,是存在这种可能的,不过这种几率非常小,某一个水柱正好击中了感应区,车辆又没锁,再结合到具体环境,太多偶然因素碰到了一起,造成了这次事故。
陈永强表示,说明书也是对场景和标准的一种回应。汽车出厂前会进行各种模拟的故障测试和评价,车辆上的雷达和感知系统可能没有专门针对自动洗车场景进行研判,属于标准空白区域。如果锁了车,外界接触时可能判定有伤害车的概率,车辆就会报警。这其实是一种矛盾,该起事件或可成为推动标准进步的一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