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十几年的技术沉淀,比亚迪迎来电动化技术成果爆发,连续推出关键产品,如IGBT技术刀片电池等。同时,比亚迪电动化智能化并进发展,加快电动化技术产品转化,同时以智能驾驶为重要方向加速外部合作。
不过,随着华为、百度、小米等“智势力”的入局,留给比亚迪、“蔚小理”等“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02科技大厂入局,汽车行业进入“智势力”时代
首先是“遥遥领先”的华为。官方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着华为加持的问界全年共交付94380辆汽车。其中,问界M7在12月交付超过2万辆,大定已突破12万辆;问界M9上市短短一周,大定突破了3万辆。
百度也不甘落后,百度和吉利合作打造的极越汽车,在去年8月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极越01,并于去年10月正式上市。首款轿车极越07将在今年上市,已收获德国红点奖和iF设计大奖多项殊荣。
相比之下,小米入局略晚,去年年末,小米才首次公开首款汽车小米SU7,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上市。但小米自带的流量与话题双重“buff”足以让大众对小米汽车保有热情与持续关注。
除此以外,字节跳动也加入战局。据《晚点LatePost》报道,字节跳动正在将懂车帝相关员工迁往一个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针对“懂车帝将成为独立公司”一事,字节跳动方面证实此事。同时有消息称,懂车帝正以授权门店合作形式,推出线下养车品牌“懂懂养车”,并在重庆与当地门店进行了合作。
在业内看来,懂车帝推出“懂懂养车”,是其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汽车后市场业务布局上再进一步,以完善自身汽车后市场业务体系。同时,又一科技巨头的入局,也意味着当下汽车后市场竞争将加剧,万亿市场的大比拼正进入下半场。
种种迹象来看,字节旗下的懂车帝更像是专注做平台,而华为、百度的态度也很明确,坚决不直接参与造车,只负责技术输出,小米则是直接造车。虽然从形式上来看,各家“科技新势力”加入战局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属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的比拼已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