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最新做法也是相同逻辑,包括大众集团与上汽集团在新能源相关技术上,目前已官宣的是奥迪与智己进行深度合作,也有接近上汽大众的人士表示,下一步将是上汽大众的相关新能源产品,也会基于上汽集团相应的PHEV/BEV等本土技术进行升级改造,预计最晚2025年时,会进入市场。
以及,进入11月后,有媒体爆出,一汽-大众计划推出一个全新品牌,主攻PHEV插混市场。而一汽-大众旗下的捷达品牌,也已基本确定“买断”零跑汽车的某一代平台技术。
于是,恍然之间,10年时间过去,合资品牌又进入了2013年时各家都在推出“合资自主品牌”的模式。不同的是,10年前,合资自主品牌是合资中方想拿到更多的话语权,利用外资老旧技术平台进行的压榨残值再利用。
10年后的现在,是外资用尽了自己能想到的办法却依然无法实现既定预期后,主动让出主导权的新行为。既然按照自己的规则,短时间无力改变现状,不如做一个新的尝试。
简言之,传统合资模式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面临太多的矛盾和冲突,这些问题,甚至难以调和。就比如,在2023年贯穿全年的降价潮与价格战中,合资品牌只能做对品牌产生负效果的直接降价,包括官方降价以及终端大幅度降价来拉动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