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上汽大通: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探索氢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2023-10-19 06:10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九月底,临港新片区首座油氢合建站对外开放。在络绎不绝的氢能渣土车、公交车中,一台上汽大通大家MIFA氢缓缓进入加氢站,几分钟后平缓驶出。

有趣的是,这辆车来自享道出行平台。这意味着,平时滑滑手指,氢能车可能就近在眼前。人们惊讶地发现:不知何时起,氢能车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而距离这家年轻的车企开始探索氢能之路,其实才过去了六年——

2017年,上汽大通推出中国首款商业化运营燃料电池宽体轻客FCV80。此后首次将燃料电池技术带到乘用车领域,大家MIFA氢打破技术壁垒,将国际商业化车载最高压力70兆帕储氢技术落地乘用车。去年,大家MIFA氢开始正式大规模商业化示范运行,迄今为止已示范运营500台,在上海的示范总里程超570万公里。同时大家MIFA氢上线享道平台,实现国内首次大批量氢能源MPV市场化运营。

如果说特斯拉像一条鲶鱼,掀起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云巨变,上汽大通在氢能源汽车领域的探索,则展现了未来绿色能源领域的其他可能。

如今,上汽大通要让氢能源车继续走出去,并且走得更长更远。

早布局、快发展

即使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氢能看起来似乎依旧遥不可及。

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氢虽然足够绿色环保,但其储存不易,运输难度大。研发燃料电池技术,往往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和遥遥无期的收益。因此中国的氢产业,长期依附于化工业而存在。

前不久的中国(嘉兴)氢能产业大会上,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氢能产业链仍处于需要政府补贴输血的状态,呼吁企业展望产业长远发展。时光回到几年前,没有政策补贴,更没有企业去啃“硬骨头”。当时有记者采访制作储氢瓶的工人,他们指着瓶子直言:这个成本这么高,怎么做?谁会买?

1 2 3 4 5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