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近期,凭借着算法的优化和更高效的处理能力,DeepSeek大模型横空出世,迅速风靡市场。这一“旋风”也席卷了汽车行业,比亚迪、上汽、吉利等国内主流车企纷纷官宣接入DeepSeek。业内认为,接入AI大模型将推动汽车智能化加速落地,实现座舱智能化、个性化的进一步升级。DeepSeek将从哪些层面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智能出行体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车企争相接入AI大模型
近年来,随着“新四化”技术发展步伐加快,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智慧座舱、车机系统、辅助驾驶功能等智能化功能已广泛搭载于量产新车之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用车生活。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短期内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用车需求,成为摆在车企面前的一道待解难题。而DeepSeek的到来让业内看到了破解难题的希望。
据了解,由于DeepSeek能为汽车智能化转型提供核心驱动力。从用户体验优化到自动驾驶技术升级,从行业成本重构到全球市场格局调整,其影响已渗透至汽车产业的方方面面。
2月6日,吉利率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星睿大模型已与DeepSeek-R1完成技术融合,主要对星睿车控大模型、汽车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等进行相关训练,后续会以此为基础持续训练子品牌极氪自研Kr AI大模型推理能力。
此后,多家车企陆续宣布接入DeepSeek。东风旗下自主品牌已经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接入工作,并宣布将于近期陆续搭载应用在岚图、猛士、奕派、风神、纳米等品牌车型。除了上述车企以外,广汽、长安、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东风日产等传统主流车企也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主打科技优势的新造车品牌对此表现相对平淡。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除理想汽车接入DeepSeek以外,小鹏、蔚来、鸿蒙智行、小米汽车等品牌集体“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