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造车品牌相关人士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透露,不同车企对DeepSeek概念持不同的态度,实际上是车企在“全栈自研”和“拿来主义”之间做出选择。DeepSeek的核心优势是低成本、轻量化,其推理成本仅为自研方式的零头,且可快速升级语音交互、座舱智能化等功能水平,这对亟待提升智能化优势的汽车企业而言无疑是条捷径。“但对大部分新造车品牌而言,自成立以来便主张从算法到硬件的深度绑定。例如,华为的鸿蒙座舱、小鹏的XNGP智驾系统、理想的空间机器人概念等,背后都是自主研发的AI技术。如果接入其他大模型,可能破坏其技术闭环,削弱核心竞争力。”他说。
全生命周期用车成本有望下降
除了整车智能化水平提升,DeepSeek会对广大消费者的用车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记者了解到,DeepSeek的模型参数压缩技术(如蒸馏训练)可将算力需求降至同类模型的十分之一,减少了对高算力芯片的依赖,其主动适配国产芯片的特性进一步降低了硬件采购和研发成本。同时,在智能驾驶领域,激光雷达阵列因算法效能提升可精简50%,传统高阶自动驾驶研发成本因模型效率提升得以压缩。
以某自主品牌车型为例,在接入这一模型后,此前采用的激光雷达装置被取消,车辆市场售价不仅下降2万元以上,且纯视觉方案事故率降低18%。
车企借助AI大模型提升产品竞争力。吴博峰/摄
实测发现,在乡村赶集的复杂场景下,DeepSeek能自动识别牲畜和手推车,表明其能让智能驾驶系统更好地适应更多复杂路况环境,提高识别准确率,从而提升智能驾驶的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
得益于此,业内判断,未来搭载DeepSeek的车型将获保险公司一定程度的费率优惠。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车企的数据来看,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使得纯视觉方案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事故率下降和出险概率降低表明了其在风险预判、环境感知等方面的优势。而保险公司给予费率优惠也是对其安全性能的认可,这意味着DeepSeek不仅降低了硬件成本,还在实际使用中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