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这个东西十分有趣。比如每个人生活中都逃不开的一个桥段是,之前令自己十分生气、上头的事情,忽然在时间过去几个月或者几年时,回头望去,悔自己的不该、愤怒或者是上头,等等。
譬如说,随着秋天的到来,随着家里的空调使用频率快速降低。很多新能源汽车车主,尤其是主要依托在公共充电桩补能的新能源车主忽然发现,在2023年9月即将结束时,从7月开始,持续了整个8月,惹着自己十分生气的充电涨价,忽然又朝着自己喜欢的便宜低价走了过去。
而从7月到8月,蔓延的另一种观点“新能源低廉的使用成本,会随着电费上涨,面对燃油车越来越无力”,如今也开始不攻自破。
在全球,电费上涨也开始成为了一种新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如预料般遭遇新的波折。
是的,从市场的角度看,供需关系的平衡决定价格的涨跌。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燃油车购买新能源车,充电补能的需求变大之后,充电费用上涨是不可阻挡的。但,上涨的尽头在哪里,决定它面对燃油车时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全球多地电费涨价,中国降了,国外继续?
眼前的局面是,根据英国《卫报》消息,随着俄罗斯与沙特原油减产,部分国家需求上升,全球油价自今年6月来飙升近30%,国际油价大概率将在2023年首次达到100美元。
能源体系之间的价格从来都是此消彼长,一方需求缩减,一方需求就得增长。电与油之间,同样如此。再叠加各国不同程度的通缩与通胀,全球多地的电费上涨,已经是既定事实。
全球最早做出动作的,是2022年吃了大亏的德国。去年12月,立法草案已出,目的只有一个“禁止能源公司在2023年涨价”。作为回报,会给与能源公司以补贴。日本也基本同理,拟定今年10月后继续实施电费、燃气费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