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前的局面是,对全球新能源汽车车主来说,再次遇到电价上涨的情况,只有2个解决方案。一是,算着,如果实在没有家充桩条件,就计算好避开波峰,选择波谷时间充电,很累但是能省钱;二是,避开第三方充电,要么给自己装上享受家用电电费的私人桩,要么大城市还可以考虑共享充电桩等方式。
简言之,充电这事儿,还是谁先发展谁占便宜。因为对比中国车主来说,海外的多数新能源车主要承受的是家用电价上涨,第三方的涨幅也不小。而这时候比拼的就是各家车企的政策了,有的送快充额度,有的支持换电。电价上涨,逼出PHEV反扑?
而随着电价上涨的事实,关于下一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也有了新的考量,即纯电动的增长潜力放缓之下,PHEV的反扑。
电价上涨,纯电动车型的低使用成本遭遇挑战,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是,PHEV开始反扑。
而十分有趣的一件事是,尽管中国/欧洲多国都在进行补贴退坡,尤其是PHEV插电混动的相关补贴,但随着能源价格的不稳定/纯电动车型的价格整体偏高等原因。原本被认为会快速萎缩的PHEV(含增程),却并未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