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内人有个很容易分辨某人懂不懂车的简单办法,就是问其对于斯柯达车型的看法。懂车的基本会聊产品质量、欧洲风味、百年历史等等,不懂车的则会吐槽它的设计难看、性价比不高。而斯柯达品牌在进入中国十多年后,依然维持着不温不火的销售态势,年销量也就在30万辆左右。对于这个品牌未来如何发展,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有话要说。
市场环境的桎梏
斯柯达在全球和中国市场面临不同的发展情况和发展阶段。在欧洲市场和在其他一些国家,斯柯达的增长或高于大众品牌,在中国恰好相反。我们初步分析,这与市场环境相关。首先,对比大众的产品,在欧洲的斯柯达车型尺寸更大;其次,它在捷克生产,人力成本低;第三,欧洲人了解斯柯达是一个百年品牌;但这三点在中国都不成立。进入到中国的大众产品都有所加长,斯柯达产品空间优势不在;斯柯达整个体系从采购、原材料、生产、研发、销售,和大众品牌一致,失去成本优势;在中国,了解斯柯达是欧洲百年品牌的人不多,甚至误解斯柯达是上汽大众的自主品牌。
放大斯柯达的特色
我们制定了一个斯柯达的复兴计划,会从几个方面重点来做研究。首先,回到营销的终极问题,斯柯达的品牌定位和目标人群到底是谁?近期,我们邀请购买斯柯达的客户和拒绝斯柯达的客户做集中调研,了解购买和拒绝的原因以及对于斯柯达不同的品牌感知。我们发现,部分购买原因同样也成为了一些人的拒绝原因。比如:30%客户因造型而购买,同样有20%的客户因为造型问题而拒绝,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客户的根本差异。购买原因里有,拒绝原因里没有的部分,就是斯柯达的特色,要研究如何将特色放大。购买原因里比例很小,但是拒绝原因比例很高的内容,这就是斯柯达的短板,我们需要研究如何改进。
从研发开始就要考虑成本
我们已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专门的团队,对将来斯柯达整体的产品构成进行研究。斯柯达从研发到制造环节中一定要坚持品质,但是否一定要与大众品牌做相同的成本控制则需要探究。我们觉得斯柯达需要更进一步。在这方面,捷达品牌就做了很多尝试,虽然结果需要判断,但至少存在可能性。很多年前,曾有人建议一汽大众做捷达品牌,上汽大众做桑塔纳品牌,后来我们没有这样做,就是考虑到斯柯达有潜力可挖。一汽大众有奥迪和大众品牌,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入门级品牌。而上汽大众有斯柯达,可以承担大众品牌以下的一些市场和客户需求。所以,接下来斯柯达要从研发开始就要考虑成本和制造的复杂度。
要与大众品牌有明显的区隔
将来,斯柯达的产品在定义阶段就需要与大众品牌有明显的区隔,我们希望未来大家谈起斯柯达时,除了比大众更便宜,还有自己的产品特色。至于对斯柯达未来的判断,我们认为,它不可能成为另一个大众品牌,也不可能做到100万的年销量。目前,斯柯达年销量在30万辆左右,可能在5年之后维持在50万辆,并拥有一群特定的忠诚客户群,这就是我们认为斯柯达所需承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