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奇瑞汽车的发家史,充斥着民营企业的灵活性。1997年3月破土动工,1999年12月第一辆车下线,这两件奇瑞汽车的“大事”在当时甚至没有翻出一丝涟漪。一直到2001年1月加盟上汽集团,获得了“准生证”后才有了真正的“起点”。2004年又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登上中国汽车舞台并大放光彩。
2006年10月,奇瑞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第62位,一个月后又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第11位。当年,奇瑞年销量超过30万辆,排名全国第四。2007年,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这是对其10年自主造车的肯定。
但是,奇瑞汽车的短板一直存在,那就是品质。就算能凭借低价格执一时牛耳,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看来,品牌的基础是品质,品质的基础是体系。近年来,奇瑞通过战略转型,打造了全新的管理体系,包括战略运营、质量管理、产品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IT管理九大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体系基础。
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奇瑞构建了从产品策划、设计开发、供应商管理、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及体系质量的双矩阵式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和“5+1”质量管理模式。在产品开发环节,奇瑞建立了产品开发管理中心和各技术中心交叉协作的矩阵式产品开发模式,形成整车产品开发“V”字型正向研发体系与流程,为打造高质量、高品质产品、树立卓越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产品制造环节,奇瑞在自主品牌中率先建立了全球统一标准的生产管理体系——CPS(奇瑞生产方式),进一步保证了奇瑞产品的全球品质。据2019年J.D.Power最新数据显示,奇瑞IQS(新车质量调研)得分92,已达到合资品牌水平。其中奇瑞旗下的瑞虎系列瑞虎3x和新能源车型小蚂蚁分列细分市场第一名;瑞虎3车型分列细分市场第二名;瑞虎8和瑞虎5x也分别在国际名牌云集的中型SUV和紧凑型SUV细分市场排名第四位。
除了重视质量发展,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正在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奇瑞也在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抢抓机遇,布局未来。目前,奇瑞有“一条线,四层楼”的规划,一条线是指从汽车的定义、开发、投产、到后市场,全价值链的投入和研发;四层楼指:一层是传统的汽油车技术,二层是新能源技术,三层是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四层是移动出行、共享技术。传统汽车是整个汽车工业的基础,基础做实了,再上二楼、三楼、四楼会更容易,奇瑞一直在打基础,基础就是创新。
创新的成果直接反应在奇瑞产品销量上。2019年,奇瑞汽车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今年1-8月,奇瑞集团累计销量43.9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车型销量37.8万辆,同比增长5.9%,预计今年底,奇瑞全球用户将突破800万。
与此同时,奇瑞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扩大开放,加强对外合作,努力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走上去”迈进。截至目前,奇瑞产品覆盖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建立了1300余家销售和服务网点,并拥有10个海外KD工厂,年产能达25万辆,累计出口超过150万辆,连续16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品牌出口第一。奇瑞,已然成长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汽车品牌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