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对滤清器零部件进行检验。 河北日报记者 魏雨摄
与车企同步研发,加速技术升级
两个月前,永昌公司取得一项车窗密封条制作挤出模具的发明专利。该技术属国内首创,是永昌与车企共同研发的成果。
“这款密封条表面平滑、光泽度好,同时兼具良好的包裹性,它成功融合了两种材料,这在此前行业中尚无先例。”永昌公司项目经理韩振雪拿过一套刚刚下线的产品向记者展示。
这款产品的研发始于去年冬天。当时,永昌公司要为理想新车型的车窗设计密封条。由于该款车型对性能和外观都有很高要求,导致原有的工艺无法满足要求。
“使用橡胶滑材,能满足外观要求,但会造成玻璃升降慢;使用PER滑材,能解决升降问题,但表面有鱼鳞纹,不美观。”韩振雪说。
两难之际,理想汽车的技术人员凭借开阔的技术视野,提出了一个破局思路:将两种材料融合,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特性。
确定思路后,理想汽车投入力量与永昌公司同步研发。双方结合现有工艺,考虑结构、收缩比、材料特性等问题,最终将两种材料融合到了一起。一个月后,产品试制成功,外观和功能问题都解决了。
与车企同步开发,是清河零部件企业普遍采取的模式。大型车企的前瞻视野与技术实力,直接带动了零部件企业技术升级。
韩振雪坦言,永昌公司2016年进入乘用车市场,发展历史不算长。正是与知名车企的合作,公司得以快速完成技术积累,成功晋升国内一流的密封条企业。
一般来说,零部件企业产品研发聚焦车企需求,专为车企服务。不过,当技术积累达到一定深度,零部件企业也具备了面向市场的自主研发能力。
在卡车圈,有一款燃油预滤器“神品”,被司机朋友们称为“亿利大炮”。这款产品由亿利公司自主研发,主要面向后端市场销售,成为亿利公司开拓全新市场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