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清河上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与130多家大型车企建立了配套关系。它们中,既有传统燃油车车企,也包括多家新能源车企。与整车龙头企业的合作,为企业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和收入。”清河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办公室主任王润舵说。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持续攀升,新能源汽车更是异军突起,带动零部件行业水涨船高。随着“蛋糕”不断做大,一批新兴的零部件产业集群也在加速崛起,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一旦进入车企配套体系,背靠其稳定的生产,零部件企业就不愁订单。车企的产量越高,零部件企业增长空间越大。”王润舵表示。
与大型车企配套的好处,实实在在体现在企业营收上。今年1月至8月,亿利公司营收增长8%以上;今年上半年,永昌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从2020年到2024年,新欧公司的产值从4.5亿增长到8.5亿,几乎翻一倍。
与车企的合作,还为零部件企业向外发展提供了机会。由于大型车企的生产网络覆盖全国,零部件企业需要围绕其本地化生产。借此机会,清河零部件企业纷纷外出设厂。目前,上海、重庆、青岛、合肥、常州、无锡等地都有清河企业的身影。
2024年,清河汽车零部件产业完成营业收入340亿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为大型车企提供配套产品,进入汽车配件市场等后端市场进行销售,依托电子商务开展外贸出口。
“在清河,为大型车企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不到总数的10%,却贡献了约三分之一的产值,而且是增长最活跃的部分,堪称整个产业集群的‘稳定器’。”王润舵说。
2025年,清河汽车零部件产业力争实现营收380亿元,较上年增长11%以上。王润舵对此充满信心,他表示:“在配套型零部件企业带动下,这个目标不难实现。接下来,清河还会通过组织展会、上门对接等方式,推动更多本地企业进入知名车企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