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新能源汽车加力“链式制造”|贵州产业新势力系列报道之十

2025-05-21 22:55 来源: 当代先锋网

整车轰鸣的背后,一条横跨黔地的产业链正加速咬合。开阳县永温镇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区里,磷化开泰六氟磷酸锂生产线正在进行一场技改——技改后的反应、合成工段,固态原料通过自动投料系统精准投送,取代了人工搬运的“肩扛手抬”。

“以前4个人干的活,现在1个人可以完成。”磷化开泰技术提升改造项目副总经理王仁忠告诉记者,技术提升改造项目完成后,可以使单车间的反应、合成产能从每年2500吨跃升至7500吨,产品物耗将与行业头部企业持平。

这条绿色链条上,“链主”企业的磁场效应持续释放。银河E5是吉利首款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的量产车,整车组装和电池包组装均在贵阳完成,这也是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投产的首款纯电车型。

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这款“贵州造”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已累计突破14万辆。“我们以销定产,每小时能下线45台车。”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总经理刘铁江说。

作为贵州本土生产的首款纯电SUV,银河E5不仅跑出了“产销加速度”,更带动了一条新能源产业链的崛起。目前,贵阳基地已吸引了43家上游企业落户,涵盖电池、座椅、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

为吉利配套的贵阳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厂房选址距离吉利整车工厂直线距离仅1公里左右,主要专注车身金属结构件、车身框架结构件、底盘构件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目前生产承接吉利冲压、焊接产品。随着吉利银河E5的销量上涨,贵阳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承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银河E5

“去年周边零部件产值超30亿元,今年1到4月份达11亿元,同比增长641%!”刘铁江告诉记者,眼下基地正与重庆等地相关企业联动,计划年内再引入9家新供应商,进一步强化本地化供应体系。

产业集群的“化学反应”不止于车间。遵义市新蒲新区工地上,防扎轮胎与电机铁芯项目共享物流通道,生物碳基电池基地与钒液流储能工厂隔街相望。这里未来将形成从轮胎、电机到储能系统的“三公里配套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