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降低乘员跌落风险。保证车门内把手安全标志可见性,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对于汽车行业,《要求》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章弘认为,修订计划并非对隐藏式门把手的全盘否定,而是为产业发展划定清晰的安全边界,这将引发汽车产业链深度洗牌,倒逼技术创新,预计新材料的需求也将会激增。最重要的是,新规定不仅是技术规范的升级,更是对汽车设计理念的纠偏和提升。“在科技感与安全性冲突时,安全性必须拥有绝对优先的地位。”他说。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特斯拉、蔚来、吉利极氪等多家市场主流车企采取多种方式,破解隐形车门把手安全防御难题。以蔚来车型为例,针对旗下高端车型开发“重力感应+电容触控”双模系统,正常状态下通过电容感应弹出,当检测到断电信号时,立即切换至重力驱动模式,用户只需向下拉动把手即可触发机械锁止机构。
王鹏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求》的制修订无疑将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只有当汽车设计从追求视觉营销转向关注实用主义、当科技配置的创新始终以保障人身安全为前提时,我国汽车市场才能真正迈入成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