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东湖视评】算好车门把手的安全账

2025-05-09 20:0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随着新标准推进,汽车门把手的设计有望从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优先。

车门把手是小部件,却是危机时刻的生命通道。近年来,车门把手断电锁死延误救援、电动把手失灵引发二次伤害的事故并不鲜见。工信部拟出台的这一要求,正是用强制性国标为行业划出的安全底线。

科技升级不能只追求“炫酷”。隐藏式门把手的流线美学、电动开启的仪式感,本是工业设计的进步。但车企若沉迷造型竞赛,忽视基础安全,便是舍本逐末。新国标强制标配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细化电动把手的防夹参数与动态强度,实则用制度倒逼企业回归安全优先的常识。

安全二字,当是最根本的行业门槛。有企业担忧机械冗余设计增加成本,但对比近年来发生的起火后门把手失效致人死亡的悲剧,任何经济利益在生命面前都微不足道。强制性标准既能遏制偷工减料的投机心理,也有望终结“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局势。

消费者需要全方位的防护网。新规针对车门把手,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提出了详细明确的要求。车辆智能化浪潮中,安全设计要有多重保障:电子与机械双备份、物理开关兜底、防误触结构护航,唯有系统化防御,才能为广大消费者筑牢安全屏障。

汽车工业的发展,绝对不能抛开安全谈创新。工信部此番推进车门把手强制国标,揭示的真理质朴却深刻:所有关乎生命的细节,都该被锁进制度的保险箱。

出镜:郭蕾

文字/剪辑:丁楚风、范慧瑾

统筹:伍佳佳【责任编辑:伍佳佳】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