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一本用车成本经济账,揭秘哪家混动技术才最符合中国国情?

2025-05-09 17:22 来源: 鲁网

鲁网5月9日讯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与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势头正猛,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4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已突破50%;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立的是全国3140万车主共享346万公共充电桩,公共车桩比约9.13:1,且公共充电桩多集中在东南区域,前十省份保有量占比达69%,出行寻桩难、排长队的现象依旧存在。

在纯电车无法有效突破“续航焦虑”与“补能难题”桎梏的当下,混动技术异军突起,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一时间,各种混动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从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到奇瑞的鲲鹏超能电混系统,再到吉利的雷神HX混动系统以及福特的大马力E混动等,各有千秋。那么,在面对如此多元化的混动技术路线,普通消费者在购车时该如何选择?

关于“省”的经济账:油/电费用与维保成本的“隐形战场”

从综合续航、补能效率以及购车成本等常规维度来看,主流混动技术各有亮点,难分伯仲。但有一个共识,购车不仅仅是支付一笔购车款那么简单,后续的使用成本才是“重头戏”;但保险、洗车美容等花费完全因人而异,所以真正能体现“省”的地方在油/电费和维保等硬性支出。

在汽车之家论坛上,一位锐界L大马力E混动版车主的用车分享引发了广泛关注。他详细公布了2年10万公里的经济账单:122箱92#汽油,合计7662.19升,平均油耗7.66L,花费58461.97元,每公里不到5毛9;加上3591元维保费用,共计62052.97元。这组数据对于一台走遍中国每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上过西藏5000米高海拔,穿过40多度沙漠高温,闯过东北零下30度低温,且自重超过2.15吨的大7座SUV而言,可谓十分亮眼。

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横向对比,我们引用之前媒体做过的相关数据,在全生命周期中,以每年行驶2万公里,8年用车总成本来看,油混代表福特蒙迪欧运动版,比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DM-i更省更划算。这还是在燃油征税电没税的情况下,随着“油电同权”的普及,如上海取消插混绿牌资格、海南省率先试点对新能源汽车征收养路费等,以大马力E混动为代表的油混含金量还将继续上涨。

(以上数据来源:小强实验室)

让车适应人!场景需求成胜负手,油混技术的“国情适配论”

经过一番细致的算账后,我们不难发现,在“省”这一方面,主流混动技术车型其实相差并不悬殊。既然如此,用车场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消费者抉择的关键考量因素。而在众多混动技术中,油混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它既具备低油耗的省钱特性,又能凭借长续航以及成熟的技术带来省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无需依赖充电桩,出行更省事。

而在油混中,相比日系混动的极致省油而言,福特大马力E混动更符合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样、气候差异巨大的国情:采用“大马力发动机+高效扁线电机”组合,性能好,同时不用桩,适应性强,让锐界L混动版车主开着它翻阅雪山,横渡沙漠,穿行东北低温环境;关键油耗还低,基建适配性最优,全生命周期低碳,可持续发展。

本质上,混动车型的增长,是对用户需求增长的满足:增程车型以更低的成本门槛和更灵活的使用场景,解决里程焦虑;插混车型可上绿牌,城市通勤用纯电,短途出行可加油,更适合限购城市;油混车型则适合长途出行,不用桩,且相比传统燃油车,具有更低的能耗表现。

写在最后:

每一项混动技术都有其独特之处,并无绝对的优劣;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选择混动技术的本质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基于目前公共车桩分布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地貌复杂、气候多样等具体条件,福特大马力E混动凭借大马力、性能好、适应性强可轻松翻越山川,低油耗不用桩出行省钱又省心,成为最符合当下国情的混动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在“油电同权”的呼吁下,电车/插混也将逐渐承担相应的税收,无疑用车成本将进一步增加,而全场景适应的油混车型用车成本却基本不变。相信聪明的消费者对于购车时选择哪种动力技术,早已心有答案。(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陈波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