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届上海车展来看,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均围绕智能化通过自研或与供应商合作提升竞争优势,呈现出激烈的技术交锋。
初代新势力仅剩四家参展
“10年了,不能再叫新势力了,一个人长到一定年龄还说你是小孩,这不太对”。早在去年年底的NIO Day媒体沟通会上,蔚来董事长李斌被问及“新势力光环减退”时如是说。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笼罩在造车新势力身上的光环该褪去了”这一观点再度引发讨论。2014年-2018年,国内迎来新能源造车高潮,蔚小理、零跑汽车、哪吒汽车、威马汽车均成立于这一时期。
造车新势力们既享受着“新能源”、“智能化”、“前卫”、“科技”这些标签带来的鲜花与掌声,又面对着行业发展初期市场不成熟、用户认知低、资金投入巨大的荆棘与阻力。站在本届上海车展的节点上回望,造车新势力冲破发展初期的重重困难,你追我赶、座次轮换之间已是十余年,哪吒汽车、威马汽车等面临困境,而爱驰汽车、天际汽车、奇点汽车更是慢慢淡出大众视野,如今还留在车展舞台上的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经过过去十年的跌宕起伏,正在向下一个十年进击。
在此次上海车展上,完成了多品牌布局的蔚来携旗下蔚来、乐道、萤火虫三个品牌共同亮相。如今,摆在蔚来面前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今年第四季度的盈利。
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认为,蔚来在四季度盈利的关键是乐道。“只有乐道卖得好,蔚来公司才有盈利的可能。”
承担蔚来走量希望的乐道目前销量压力不轻。去年11月广州车展期间,时任乐道汽车总裁的艾铁成表示,2025年3月乐道汽车将具备3万辆的交付能力,“如果做不到,我就下课。”蔚来4月1日发布的交付量数据显示,3月,乐道品牌仅交付4820辆新车。4月2日,艾铁成宣布将不再担任乐道汽车总裁,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接任乐道总裁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