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汽车版图再次迎来大洗牌。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各省份汽车数据,传统汽车大省排名纷纷下滑,而中部省份集体崛起,安徽的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造车大军中,浙江处于什么地位,是否面临掉队压力?
01 以产量论英雄
造车江湖,向来以产量论英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量9.93万辆,位居全国第9位,被安徽、湖南、山东、河南等地反超。
新锐一时崛起,老将集体下滑,这是当前的竞争格局。不仅浙江承压,就连长期领跑的广东也滑落至第5位,汽车工业重镇重庆更是掉到了第10位。
仅凭两个月数据来“论资排辈”,缺乏说服力,综合实力仍需看全年表现——
2024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1.9万辆,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47.6%,高于全国平均13个百分点。放到全国来看,位列第六位,比2023年提高了1个位次。
短短数月间,江湖名次发生剧烈波动,更印证了这个赛道的“内卷”程度。不进则退,这是造车江湖中公认的铁律。
尽管外部环境风起云涌,浙江造车仍底气十足。
观察当前造车强省,可见一种趋势:头部车企与属地城市深度绑定。如比亚迪在深圳和西安的贡献,特斯拉在上海的占比,蔚来在合肥的地位,可谓一荣俱荣。
回看浙江汽车版图,既有吉利这样的传统车企,也有零跑这类造车新势力。
去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位列全国第二,旗下极氪稳居豪华品牌头部阵营;零跑汽车以高性价比策略加快突围,四季度净利润转正,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翻倍增长,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三。
更不容忽视的是,浙江还有隐形的配套优势——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如均胜电子在汽车安全系统市占率全球第二,三花智控热管理组件市占率全球第一,拓普集团减震器市占率全球第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