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蔚来跨进“三万俱乐部”,多品牌战略成“功臣”?

2025-01-09 19:2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比亚迪、华为鸿蒙智行、蔚来、小鹏、小米等品牌都在销量方面创新高。

根据蔚来公司发布的销量数据,2024年12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31,138台创历史新高,其中第二品牌乐道在12月交付新车10,528台。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蔚来公司在2024年5月才推出的全新品牌,乐道的第一款车L60在2024年9月28日开始交付,12月是该车型的第三个完整交付月,数量即超过1万台,交付速度在行业中位居前列。

从数据可见,乐道对于蔚来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至少验证了一点:多品牌战略在现阶段对销量提升有促进作用。不过,长期运营多个品牌对公司的体系化能力挑战巨大,尚未盈利的蔚来能坚持多久?2025年,多品牌布局的蔚来公司会有更大的增长机会吗?

“蔚三万”验证多品牌战略可行性

蔚来2024年的一些举动“颇有争议”,最明显的就是推出第二品牌乐道和第三品牌萤火虫,毕竟在普遍紧缩的大环境下,蔚来坚持多品牌战略,颇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

放眼全国,当年号召“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吉利,已经开始缩减旗下子品牌,而理想、小鹏、小米等造车新势力,都选择了爆款策略,也就是将某一款或几款车型打透。

不过,乐道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L60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实现单月交付超过1万台,在业内处在领先水平。相比去年高流量的新车小米SU7,在去年3月28号上市,6月份交付量正式突破1万台,也是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这意味着,乐道已经在家庭用车市场有了根基,有进一步上量的潜力。

其实,蔚来公司的多品牌战略,与行业中的普遍做法(临时独立一个品牌发展)不同,而是早在十年前就开始酝酿。正如蔚来李斌所说,多品牌战略从蔚来创立之初就已经规划好了,不是一时兴起。李斌曾经表示:“蔚来品牌从高端市场入手,是因为BBA转型相对较慢,有一定的窗口期。同时,在较长的时间内高端市场存在优势。”

按照李斌的说法,推出乐道等新品牌,是为了实现蔚来“BlueSkyComing”的愿景,这不仅需要公司服务高端市场,还要服务大众市场。就像特斯拉一样,先从高端入手,然后再推出Model3等车型。

为了让蔚来品牌立足高端市场,蔚来公司十年来投入超530亿元进行技术创新,构建了覆盖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全场景的12项全栈技术布局,全球专利超过9000项,在新能源车企中位于前列。

另外,蔚来公司十年已在全国布局超过3000座换电站和超过25000根充电桩,是全国建设充换电设施数量最多的车企,建立的“可充可换可升级”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补能问题。

因此,乐道品牌直接“享受”了蔚来公司十年技术和补能成果。从根本上说,乐道建立在蔚来公司较为成熟的体系竞争力之上,产品力方面较同级车更为突出,更容易在短时间得到市场认可。

可见,蔚来公司的多品牌战略,更符合一家新势力对“多品牌”和“经济性”的均衡需求。试想一下,如果乐道独立发展,蔚来公司需要重新搭建地基,那么前期的投入将非常巨大。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