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27日电 (张芷菡)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来袭,为应对销量下滑压力,本田、日产、三菱三方车企选择“抱团取暖”,本田与日产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三菱汽车公司将就参与合并事宜进行探讨。不过,内部竞争、分工协调等多方面压力下,三个车企品牌合并未必能实现“1+1+1>3”,如何做好品牌定位与协调考验着三方。
新能源转型冲击日本车企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本田、日产、三菱的业绩均遇到挑战。财报显示,本田2024财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9.7%;日产净利润下滑超90%;三菱汽车净利润同比减少44%。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颜景辉看来,三家车企主要问题是在新能源车的产品力上,本田、日产虽已进行电动化尝试,但在智能化方面以及新能源车的汽车规模化上都没有较大突破。就销售数据看,日系电动车整体销量存在感不强,特别是在华销售情况不及一些造车新势力品牌。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则指出,从长周期看,日产和本田等日本车企曾经的竞争对手较少,而随着汽车行业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在同一市场竞争,无疑增加了日本车企的竞争压力。
面对竞争压力,品牌整合成为企业扭转颓势的选择。“汽车行业是规模经济的产物,在竞争压力下,经过整合重组,车企可以把规模做大、车型做少,互相利用技术优势,避免在低水平竞争。同时,车企合并还利于整合销售网络,特别是在海外市场利用整合的销售网络接近客户、扭转颓势。”张翔称。
从技术角度看,以本田为例,其发动机及混合动力都曾在汽车行业领先,但在汽车的“新能源时代”,这些技术渐渐丧失优势。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随着这些优势逐渐消失,三家车企意图通过合并的方式来实现两个目标:一个是分摊风险,类似于用铁索将船连接起来,另一个是实现规模整合,规模化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