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品牌大咖说|日本车企品牌整合,能否实现“1+1+1>3”?

2024-12-27 10:55 来源: 中新经纬

品牌整合并非一劳永逸

通过汽车行业发展史来看,也有不少通过品牌合并抵御压力或提升竞争力的案例。比如大众集团在1980年代逐步收购德国豪华汽车品牌奥迪,这一举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1998年,原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强强联手让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二大汽车生产商。

在张翔看来,车企在激烈竞争中进行品牌整合是必经之路。“美国汽车行业发展初期,也有两三百家之多的车企,经过重组兼并目前只剩下4家车企巨头。而当前汽车行业对新能源车型研发费用的投入远高于传统燃油车,车企更需要通过品牌合并降低成本、提高研发费用以支持转型,这是正确的战略选择,也是大势所趋。”

那么,合并后的三方能否实现“1+1+1>3”的品牌整合效应?

盘和林认为很难,他解释称,三大品牌都缺乏足够的技术壁垒来开展竞争,品牌口碑和市场份额的增长水平都不如鼎盛时期。而在新能源车作为三大品牌这条必经之路上,三大品牌也都难以发挥头部车企的品牌影响力。

从品牌客群的角度,张翔表示,目前三方品牌都主要聚焦于燃油车型,同质化程度高,目标客户上虽然有小部分差异性,但整体也是趋同的;而在新能源汽车上,由于三方品牌优势均不突出,较难在品牌整合中发挥优势带头作用。

日本媒体评论也指出,合并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如今本田和日产的核心业务仍以燃油车为主,在新能源核心技术储备方面相对薄弱,双方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时代保持竞争力,是合并后面临的重要挑战。

从市场环境的角度看,品牌整合也需打赢一场“时间战”。颜景辉认为,品牌整合涉及生产、管理、供应链等多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否留给三车企足够的磨合时间,让其在产品力和品牌力上去发挥各自的效能,还不能确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