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以75.7万辆的出口量紧随其后。2023 年,上汽海外销售超120万辆。在上汽的出海进程中,收购的MG品牌是其出口主力。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品牌认知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上汽MG品牌车型的海外注册量增长。上汽集团主要销往西欧地区,2023年上汽集团西欧海外注册量为21.2万辆,占上汽集团海外注册量 40.4%。
而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动能转型,我国一批新能源车企成为出海“新秀”。
在不久前举行的巴黎车展上,零跑国际CEO忻天舒分享了零跑汽车全球化拓展的新进展:目前,零跑国际已经在13个欧洲国家拥有超过200家经销商,并且正在迅速拓展,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在欧洲设立500个销售点。并计划从2024年第四季度起将业务扩展到亚太、中东、非洲和南美洲。“不到半年时间,欧洲已到处是零跑销售网点。”零跑汽车方面向时代财经表示。
小鹏汽车出海也在提速,2020年12月,首批小鹏G3在挪威正式交付。进入2024年以来,小鹏出海2.0战略加速,截至目前已进入30个国家和地区,并建立了145个海外售后服务点。在欧洲市场,小鹏位列今年1-9月中国纯电品牌的中高端车型出口销量排名第一(售价4万欧元以上车型)。
2023年,哪吒汽车则成为东南亚新能源乘用车排名前三的品牌。2024年,哪吒汽车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建设本土化工厂,其中泰国和印尼工厂已经投产。今年投放海外的新车型哪吒X也在10月获得泰国纯电SUV上牌量第一名。
比亚迪、广汽埃安等新能源车企及品牌也在紧锣密鼓开拓东南亚及海外市场。中汽协数据显示,比亚迪成为今年1-10月出口增速最快的车企,其1-10月出口33.2万辆,同比增长79.6%。
强调多方共赢
中国车企一系列出海动作无疑表明中国汽车“走出去”、“走上去”的决心不变,但在出口数据不断刷新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