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欧盟加征关税,对浙产新能源车出海影响几何

2024-06-18 08:07 来源: 杭州网

不过,欧洲只是吉利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环。截至2023年底,吉利已在全球70个国家布局533个销售及服务网点,包括欧洲、非洲、拉美、中东、亚太全球五大区域的业务布局。

吉利是最早出海并进入中东市场的中国车企之一,目前在海湾六国,黎巴嫩,约旦,伊拉克等等都启动了业务。吉利在海外最大的4S店就开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核心商圈。2023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出口40.8万辆汽车。

姚晓冬表示,除吉利外,其他浙产新能源车不在名单上,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影响。

突破口在东欧建厂

欧盟委员会称,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临时关税将从7月4日起引入。

汽车行业资深业内人士张建业分析,欧盟对中国电动车“暴力”征税,本质上还是高额的贸易逆差和对中国电动车进口量高增长的担忧。

据商务部数据,2023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为2910亿欧元。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产品中,电信设备位居首位,电气机械排名第二。其中汽车和机动车辆的进口增幅最大,为35亿欧元,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36.7%。

2023年中国汽车对外出口中,欧洲占比达38%,远超其他地区。今年1-4月,在欧洲包括英国地区注册的中国制造电动车数量同比增长23%,总计达到11.93万辆,约占该地区进口规模的五分之一。

一方面忌惮中国电动车的产品竞争力,抢占本土制造商的市场蛋糕。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得不考虑中国汽车为当地带来的投资和就业机会。张建业认为,中国车企解决方案的突破口或在东欧建厂。

“欧美的税制与中国不同,税收只在零售环节,汽车销售商销售额巨大,是最好的税源。目前国内品牌出海绝大部分是以整车出口的模式,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从日系车企出海经验来看,海外生产、属地化经营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化解贸易矛盾,更能推动市占率进一步上行。”张建业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历史友谊深厚,中欧班列、匈塞铁路、绿色合作、中国文化中心……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增多。“对中国友好,劳动成本相对更低,东欧建厂或许是对于车企来说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国内车企已经行动起来,今年1月31日,比亚迪与匈牙利塞格德市签署了乘用车工厂土地预购协议,计划将比亚迪的第一家欧洲乘用车工厂计划放在匈牙利。据比亚迪官方透露,该工厂将在三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主要生产在欧洲销售的乘用车车型,工厂的建设将为当地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零跑汽车也在考虑在斯泰兰蒂斯集团的一家欧洲工厂进行生产。

不过,在欧洲投资建厂,中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着从劳动力到能源再到法规遵从等各方面的挑战,以及成本的上升,但这或许也是不得不接受的方式。

“无论如何,海外市场前景开阔,民业大有可为。”张建业评价道。

上一页 1 2 3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