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这家企业让“人工心脏”实现重庆造

2024-06-10 05:36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日本企业不仅技术先进,管理方面也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张本焱举例,日方在工厂里会设置红绿灯、人行道等,行人绝不允许闯红灯,哪怕没有一辆车经过。这些细节让全厂上下形成恪守规则的习惯,产品故障率也大为降低。

日资背景也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助力。1999年,重庆海德世成功进入广汽本田等日系车配套体系;2002年设立“广州利时德公司”“重庆利时德出口工厂”;2005年,重庆检测仪表厂企业改制成为“重庆利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013年更名为“重庆利龙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利龙集团开始探索欧美车系市场,组建超百人的研发团队,研发经费累计投入超1.5亿元,成了一汽大众、奥迪、长安福特、宝马全球项目等配套供应商。

如今,集团旗下重庆海德世的拉索和玻璃升降器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20%,重庆矢崎年产仪表100万台,均成为行业排头兵。

进军新赛道,“人工心脏”实现重庆造

2014年,汽车零部件业务蒸蒸日上时,利龙又拓展了一条新赛道——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简称“人工心脏”)。这次跨界让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

作出这一选择,其实是一段机缘巧合。

EVAHEART“人工心脏”早在2011年就在日本上市销售,HI-LEX集团收购了这家医疗器械企业,由于日本市场太小,于是他们拜托张本焱帮助开拓中国市场。重庆市政府得知消息后十分重视,希望日方在重庆建立合资企业。日方同意创办合资企业,但只愿和“老伙伴”张本焱合作。

张本焱了解到,国内心衰患者数量超过1000万,对于严重心衰患者,心脏移植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但因供体不足,我国每年实施心脏移植手术仅300例左右,“国外‘人工心脏’售价动辄超百万元,实现国产化才能让普通人用得起。这个项目很有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