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今晚报
“老司机”需注意 眼病严重勿逞强开车
驾驶员视力下降 抓紧医治别含糊
本报讯(记者胡智伟)对于机动车驾驶人来说,视力达标是保障安全驾驶的重要前提,而严重眼病对交通安全的威胁则不容小觑。交管部门提示,多种眼部疾病都会造成视力严重下降,影响驾车安全,特别是老年驾驶人更需注意保护视力。
据了解,一些患有眼部疾病的驾驶人视力严重下降,却因自信“驾驶技术过硬”,会坚持“盲开”,对于交通安全存在极大危险性。此种情况很容易出现于年龄在60至70周岁、无需每年都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老司机”身上。相关研究表明,眼部疾患和视力损伤流行率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老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出现视力问题。对于机动车驾驶人来说,一些眼部疾病对交通安全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白内障: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紫外线长期过度照射、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等,晶状体在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晶状体内部变混浊就会发生白内障。患者常视物模糊、朦胧以及遮挡、单眼复视、色觉偏差,并且逐渐加重,到达视网膜的光线越来越少,导致视物不清,难以驾车,在晚上尤其明显。白内障还会让眼睛对光敏感,驾车时若遇到迎面而来的车头灯会造成眩光感,严重影响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使夜晚开车成为问题。
青光眼:作为致盲性眼病,青光眼对患者视觉的危害巨大,造成的损害不可逆。早期的青光眼不易发觉,一旦发觉很多已到晚期,表现为形成“管状视野”,周边视野完全缺损,走路时常撞到一旁的东西,迎面来人看不到,因此决不能再继续驾车。
黄斑病变:黄斑病变也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力减退等症状,其与白内障、青光眼共同成为三大导致失明的隐形杀手,一旦驾驶人出现此种眼部疾病,会因对周围环境判断错误,严重影响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