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财经三人谈:当车圈“饭圈化”,该如何看待?

2024-05-11 07:35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近期,国内一些车企的新车发布会频频“出圈”,相关领军人物及核心产品也出现“明星效应”,引发网络关注与热议。在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不少车企领导人亲自下场“带货”,成为网络关注的“顶流”。“车圈”正在变成“饭圈”?相关“网红式营销”有哪些可借鉴之处,又有哪些需谨慎看待的方面?中国汽车产业还有哪些更需要公众关注的课题?

将“企业家精神”作为个体IP核心

张铮

伴随社交媒体的快速普及,出现了企业家以个人影响力吸引“粉丝”关注,并将个体IP与所在企业的品牌声誉深度绑定、进而促使“粉丝”转化成消费者的现象。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商业环境深度媒介化的结果。放眼全球,这种将公众注意力转化成为社会资本、进而转化为企业商业资本的案例层出不穷。例如,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一呼百应,“果粉”对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及其产品的追捧,以及“巴菲特午餐”每次拍卖得到的媒体高关注度和竞拍者的热闹参与等,都可看作是相关案例。

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培养需要时间。对于很多“新势力”车企而言,品牌口碑沉淀期较短,且当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新车企、新品牌、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仅依靠常规推广营销策略难以推动消费者快速做出购买决策。上述情形下,借助创始人或投资人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动针对“粉丝”的营销,或是借助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等手段都成为带动产品快速“出圈”的好办法。

我们应对新兴品牌的花式营销予以鼓励宽容。伴随着“流量”带给国产新能源车企的高关注度和销售拉动,部分传统车企难掩失落。对于这部分企业而言,迎头赶上或是最好的应对策略。市场和消费者总是乐见企业之间正常、合理的竞争,这将带来产品性价比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