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培育新型劳动者,职业院校下足功夫——
专业群对接产业链 真融合校企“两头热”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实训室里,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及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学生郭紫涵正在动力电池试验设备上进行系列测试,并完成实际装车测试。伴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汽车类专业由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调整为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在专业学习中,郭紫涵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到具有科研性质和生产性质的实训中,大大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具有“联动性”,产业布局在哪,专业设置就要与之对应。同时,它还具有和产业的“随动性”,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迭代,新专业随之而设。新专业开设后,职业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走出从前“一头热一头冷”的困境,两头共同发力,产教融合走深走远。
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群
“这两年,我们增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嵌入式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每年做专业设置的“加减法”一直是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交通学院副院长熊江勇的头等大事。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特别提到,要加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熊江勇敏锐察觉到,必须开设与智能网联汽车对应的新专业。
开设新专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只有企业最清楚。熊江勇和专业教师前往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与企业专家一起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典型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总结,再综合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因素考虑,这才有了开设新专业的底气。
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管永权给记者展示了厚厚一沓调研报告。“调研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轨道交通制造企业技术研发需求旺盛。通过全面细致地论证,我们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新专业,为轨道交通制造企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管永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