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长安UNI-Z,凭啥终结插混和增程谁更适合家用的无解问题?

2024-04-20 19:02 来源: 卡卡爱汽车

所以,将其定义为打破了传统新能源技术的天花板,并不为过。而随着新技术在新车上的应用,长安还在继续解开更多老难题。UNI-Z的到来,顺势打破15万内老问题

解开老问题,譬如在15万元内家用SUV市场里,随着长安UNI-Z的登场,新能源更好的驾驶感受、更少里程焦虑、更低用车成本的问题可以破题。且,关于价格限制下的智能表现、车辆的空间与乘坐舒适性等传统市场集中问题,也顺势得到解决。

从产品上看,长安UNI-Z定位于紧凑级SUV,关键数据点为,指导价区间11.79-13.19万元,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125公里,WLTC综合油耗1.3L/100公里,馈电油耗5.15L/100公里。

每组关键数据的价值分别是,价格上,在提升了技术能力之后并不转嫁成本到消费者购买层面,这一起售价与长安CS75PLUS相同,于是购入门槛亲民。

三电能力上,比同级别的宋PLUSDM-i荣耀版的5.3L/100公里,能进一步下降0.15L,而同时官方0-100km/h破百时间为7.4秒,同价位的插混SUV这一数据基本都在8秒以上。

关键数据上,有了新蓝鲸动力加持之下,UNI-Z确实做到了成本控制,明显的性能提升。而除此之外,更多的延伸利好还分别覆盖了乘坐舒适性、空间表现以及智能化能力。

因为动力总成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智能算法的加入,所以车辆的动态表现更合理,于是直接解决了“电车容易晕车”的难题。技术逻辑上,因为有着全地形驾驶自适应控制,所以UNI-Z研究设计了乘员晕车缓解模型,通过加速度闭环控制算和全地形动态扭矩补偿控制(OTA),将驾驶员的踏板操作量解析为纵向加速度需求,实现了用户对纵向体感精准控制,实际加速度与预期加速感线性匹配。

简言之,这与燃油车的调校相同逻辑,动力会精准的按驾驶员需求进行释放,所以解决了加油太蹿的问题,于是车内乘客眩晕感降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