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曾表示,新能源车出险率非常高,甚至要高于燃油车接近一倍,种种因素导致成本存在一定压力。“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配件价值高、维修技术含量高、维修人员短缺,其与燃油车在驱动原理、零部件布局、维修方式上均存在巨大差异,险企在此领域缺乏议价权;另一方面,在电动智能汽车时代,险企并不掌握车内数据,定损往往需要以车企的判定为准,因而也显得相当被动,这都在无形中使险企的赔付增多。”业内人士表示。
监管部门也在持续关注新能源车险。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向各监管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各有关财产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财险公司不得拒绝或者拖延承保交强险,不得在签订交强险合同时要求投保人签订商业保险合同或提出其他附加条件;大型财险公司要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承保新能源车商业保险,确保实现愿保尽保,满足消费者的保障需求。此外,《通知》还提出,各财险公司要对系统内新能源车险承保政策和考核指标开展全面排查,不得在系统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对特定新能源车型采取“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日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商务部将深入研究如何优化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以更合理的定价机制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强市场吸引力,致力于解决群众购车后顾之忧,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安全第一 科技发力
车企入局促“充分竞争”
尽管面对诸多发展难题,行业仍对新能源车险这片“蓝海”充满期待。东吴证券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车险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7.9%,规模将达1865亿元。人保财险、中国太保等多家保险公司表示正在加强车辆信息的共享、提升风险评估的精准性、优化定价模型的合理性,全力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