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开始,长安研发团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通过打造全域全场景动力解决方案,一揽子解决用户关于充电、省油、行驶里程和功能、环境等方面的痛点,达到一个技术上的“最优解”?
这个想法之所以“大胆”,是因为要求内燃机、电动机和电驱等方面有极高的综合能力。过去也有业内同行试过,但做出来的产品均不理想。
“这个项目的确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蓝鲸混动项目英国中心总工程师Martin Joyce坦言。
跨越半个地球的坚持
要实现这个大胆的想法,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这个项目的开发经理王显刚带领记者来到长安新蓝鲸动力实验室,过去的两年半,他和研发团队在这里度过了上百个不眠之夜。
实验室一面墙上挂着两个钟,分别显示北京和伦敦时间。通过旁边的投影屏幕,重庆和英国的研发人员进行过无数次跨越半个地球的探讨和争论。
“点火能量必须拉到150mJ”“火花塞烧熔了怎么办”“这个时间节点根本满足不了”……王显刚时常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和对话。
其中的一个深夜,在一次激烈的争论后,有人脸现倦容,有人低头不语。此时,王显刚盯着屏幕,“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4%;纯电驱动电机最高效率98.10%;1升油发3.63度电”一行行鲜红色的文字,是团队想要达到的技术指标。“有人说这太难了,这是痴人说梦。”王显刚转头看着同事们,但是,“我们不就是来造梦的吗?”
坚持,成了团队最坚定的信念。
长达几百个小时的样机实验,他们全神贯注观察分析;个别指标未达到设计要求,那就调试优化,数十次、上百次,每次都比之前更仔细、更精益求精。
突破,各种创新开始不断涌现。
在喷雾实验室中,他们实现了500bar超高压缸内直喷,使燃油颗粒直径比行业常规油滴直径减小20%,每一滴油都能与空气充分接触和混合,实现发动机的洁净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