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产业向“新”领跑氢能赛道

2024-04-01 06:20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大功率、高效能,是国内燃料电池电堆企业迭代升级的方向,江苏耀扬的发展历程是这一趋势的缩影。14年前,氢璞创能创始人欧阳洵放弃在美国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工作,选择回国投入正在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从一家小型创业公司做起,组建研发团队、寻找供应链。创业团队在北京和扬州同步创业,致力于燃料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并将产品开发及中试的重任落在了扬州。

目前,全球氢能产业在制氢上有两类途径,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以及工业副产品中制氢,过程伴有碳排放,这被称为“灰氢”;而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在制氢过程中不新增碳排放,则是“绿氢”。想将氢能作为减碳途径,“绿氢”才是氢能利用的未来方向。江苏耀扬选择“押注”绿色清洁、难度高的水冷电堆研发,且同时兼顾水冷电堆的两个材料体系:碳复合板材料体系和金属板材料体系,成为国内少有的推进碳复合板电堆和金属板电堆双元产品的企业。最新一代金属板电堆采用0.075毫米的超薄金属材料,比A4纸薄了25%以上,体积功率比达到6.4kW/L,且对材料成型工艺要求非常高,这也是企业克服的技术难点之一。

在江苏耀扬的展厅,记者看到了公司第一代电堆,该电堆发布于2013年,当时由于缺少机器设备,完全由手工压制,采用的是相对金属价格较低廉的石墨材料,功率仅有5千瓦。但就算是这样“粗糙”的设备,在当时也已是国内罕见。

“创业之初,公司产品用于通信基站备电,燃料电池的市场前景尚不明朗。公司创始团队对行业趋势和自身优势做了预判,判断在车用领域,燃料电池具备加氢时间短、续航里程长、能源清洁等优势,是燃料电池的机会所在,因此将方向转向车用燃料电池市场。”陈婷介绍。

经过10余年开发与积累,公司在双极板、膜电极及催化剂等关键材料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历代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产品,均出自广陵经济开发区。目前,团队拥有授权专利97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从功率5千瓦,到10千瓦,再到30千瓦、75千瓦……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过程,也让电堆的应用场景从“固定式”备电领域延伸到“移动式”车载领域,叉车、物流车、公交车、49吨重卡,目前30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电堆已经能满足所有车载应用场景,将来应用将向船舶、机车、储能方向拓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