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人士表示,若当前直接取消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政策特权”,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二手车保值率低等问题则会被放大,将明显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
“特权”减少是大势所趋
记者注意到,在目前仍实行机动车限行限号相关政策的地区,新能源车上路仍然享受“特权”,不受限行限号政策影响。
3月25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从4月1日起,北京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将继续实施一年,纯电动小客车将继续不受尾号限行措施限制。
从2009年第一次延长执行尾号限行措施至今,北京市已先后进行过15次延期。2015年4月,北京市政府宣布从同年6月1日起,纯电动车将不受尾号限行影响。此规定一直延续至今,中途未作出过调整。
根据陕西省西安市机动车限行规定,悬挂新能源专用号牌的新能源汽车不在限行时间、限行区域、限行尾号范围之列。类似情况在全国多地存在。
但尽管如此,新能源汽车“政策特权”的减少,亦是大势所趋。
自2023年1月1日起,上海市对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不再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绿牌)。
2023年底,浙江省发改委公布《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其中,在“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政策”部分明确指出,推动杭州市有序取消小客车限行限牌等政策。也就是说,一旦此政策正式推行,那么包括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在内的车辆都将享受到此政策红利,新能源车优势将明显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