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1分钟30度”,新能源重卡充电提速

2024-03-19 07:00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1分钟30度”,新能源重卡充电提速

青岛海汇德电气研发出行业领先的单机输出功率1.8兆瓦充电桩,今年前两个月业务量同比增长50%

■海汇德单机输出功率1.8兆瓦充电桩在新能源重卡领域落地。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新能源汽车充电像燃油车加油一样快,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在青岛海汇德电气有限公司,工人来回穿梭,生产忙碌而有序。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出行业领先的单机输出功率1.8MW(兆瓦)充电桩,并在鄂尔多斯市巴音孟克纳源煤矿投入使用,新能源重卡采取“三枪共充”的方式最快可实现1分钟充电30度。

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的持续升温已经给海汇德带来场地不够用的“幸福烦恼”,厂房外的部分停车位都成了“临时仓库”,堆满准备装车起运的充电桩。“今年前两个月,我们的业务量同比增长了50%。”海汇德副总经理郭伟告诉记者。

“1分钟充电30度”

常见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不到80度电,几分钟即可充满。

如果兆瓦级超充在高速、公交、重卡、物流等场景普及,充电将会真正像加油一样方便,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

“十年磨一剑”

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并非一蹴而就,要经历较长的孕育期。

对于充电桩行业而言,2014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彼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狂飙突进的大幕刚刚拉开,国家政策开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充换电设施建设,成立仅5年的海汇德下决心从原有的功率电子业务切入充电桩。

主要创始人均为技术出身,让海汇德从发展初始就自带“工程师文化”基因。早期的充电桩以“一机一枪”一体式充电为主,难以适应大功率充电的需求。团队专门在崂山里的一处民宿“闭关”讨论技术路线,回到公司又不断地试制、改良,最终研发出核心产品智能功率调度充电系统,实现小功率慢充和大功率快充相结合,为后续超大功率充电研发做好技术储备。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