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1分钟30度”,新能源重卡充电提速

2024-03-19 07:00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转眼10年过去,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微乎其微到占比超过三成,充电桩产业也从舞台边缘走到了舞台中央。以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国家队”,以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为代表的头部车企,以特来电、星星充电、能链智电为首的第三方运营商,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在这个竞争激烈且高度分散的市场,海汇德的发展模式可谓独树一帜:没有进入“烧钱”的运营领域,而是坚持技术驱动,以公交、区域运营商为细分领域,定位为“一站式充电技术服务提供商”,提供全面的产业生态服务,帮助充电站运营商打造自运营能力。

近年来,海汇德营收实现50%以上的年均增长,每年都能够持续盈利,在聊城建成山东单体最大的集中式充电站,在漠河建成零下53摄氏度依然能稳定运行的最耐寒充电站,在西藏昌都玉龙铜矿建成海拔最高的充电站……这样稳健的表现在持续“内卷”的充电桩行业并不多见。

“充电桩业务占到海汇德业务的90%以上,我们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用于研发,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并且根据不同的充电场景研发合适的产品,让产品更贴合用户需求。”郭伟表示。

抢跑“超充时代”

超充是充电桩行业争夺的焦点,也是海汇德引以为傲的技术优势。

《中国高压快充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5)》显示,用户快速补能的需求强烈,需要“5分钟以内快速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快捷”。但当前电动汽车平均充电时长普遍在1小时以上,且匹配快充需求的直流充电桩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用户快速补能需求。

市面上的充电桩有慢充、快充、超充之分,功率越大则充电越快,其中超充一般是指能350kW以上大功率充电。当前,华为、特来电、广汽埃安等均推出最大输出功率600kW充电桩,而海汇德在巴音孟克纳源煤矿落地的1.8MW充电桩还没有先例,创造行业内单车充电功率的最高纪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