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天24小时不停拉煤的重卡而言,时间就是效益。兆瓦级超充可实现‘一秒三公里’极速充电,1分钟充电30度,解决新能源重卡充电时间长的痛点。”郭伟介绍。
1分钟充电30度是什么概念?以特斯拉、问界等常见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不到80度电为例,几分钟即可充满。如果兆瓦级超充在高速、公交、重卡、物流等场景普及,充电将会真正像加油一样方便,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
安全性是超充领域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在郭伟看来,充电时间的大幅缩短除了归功于电池技术进步,充电桩的安全防护能力也是重要一环。“在充电领域,海汇德拥有100余项知识产权,其中核心发明专利12项。我们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还额外开发出65项安全防护措施来确保超充的安全性,能够监测整个电池包以及电池包内上千个电芯的充电状态,任何一个电芯出现问题都会立即停止充电。”郭伟表示。
“下沉”和“出海”
“下沉”和“出海”是当前充电桩行业发展的两大关键词。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86.1万台,同比增加63.7%。这些充电基础设施既包括公共充电桩,也有随车配建的私人充电桩。总体来看,相对于城市,农村的充电桩数量还远远不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在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强调加强充电桩设施建设,标志着国家层面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为配合新能源车下乡,下沉市场的充电桩建设将带动设备制造的新一波需求。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的畅销,充电桩“出海”也恰逢其时。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918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428万台,同比增长34.08%,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达到22%。而在欧洲、北美等主要市场,充电桩发展并未跟上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速度,充电问题仍是油改电的主要阻碍。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瞄准国内外新的细分市场,海汇德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扩大产能,提供更可靠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前不久,海汇德携最新的充电桩产品亮相意大利可再生能源展览会,这也是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出国参展。
“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是大势所趋,国产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用户认可。”郭伟表示,“国内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充电网络还没有完善,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空白,海外市场更是一片蓝海,预计未来5年内充电桩都是一个增量市场。”